网站地图
所在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蹄疾步稳 精细施工 高标准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发布时间:2018-02-09 09:15:51      来源:龙泉驿区纪委

蹄疾步稳 精细施工 高标准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成都市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综述之二

1月17日,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选举产生成都市首任监察委员会主任,王川红同志当选。随后召开的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表决任命了成都市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月23日,成都市监察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并于同日正式揭牌。——至此,我市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进入全面履职阶段。

至2月上旬,区(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将全部依法产生并挂牌成立。

自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始终把改革试点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必然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强烈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按图精细“施工”,有力有序做好改革试点各项工作。

勇担责任与使命

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始终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纪委、监委作为政治机关,坚持党的领导、讲政治永远都是第一要求。

改革伊始,我市自觉对标中央和省委精神,勇担改革责任,切实把党的领导摆在首位,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始终,确保了成都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沿着党中央指明的正确方向前进。成立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任组长,有关市领导任副组长的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不断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统筹和协调,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走样、不走偏。范锐平同志切实负起总责,站在改革第一线,亲自调查研究、亲自把关方案、亲自组织协调、亲自破解难题。市试点工作小组将该项改革纳入全市上下“一盘棋”统筹考虑,形成了远有规划、近有要点的清晰“施工图”。

市纪委切实负起专责,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川红任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成立综合组、组织组、机制组、区(市)县指导组4个工作组,强化与有关部门的横向沟通协调,定期会商解决相关问题,细致谋划机构设置、人员转隶、办公场所、制度机制等各方面工作。系统谋划执纪监督与审查调查分设后的系列工作,探索法纪、法法衔接,建立健全信访受理、日常监督、执纪监督、审查调查、案件审理衔接有序、制衡有效的工作机制。

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既定部署,理清工作流程、锁定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细化安排,一步接一步按进度推进试点工作。

短短80余天,成都市监察委员会,从无到有。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当好“施工队长”,试点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当好“施工队”,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将压力层层传导到“神经末梢”。

进一家门、说一家话

谈心谈话实现良好开局

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抓好人员转隶是关键,摸清底数是前提。

转隶,要先从思想政治工作开始。从2017年11月初,市纪委就带队到市检察院对涉改人员进行全覆盖地谈心谈话,深入了解每名涉改部门人员的情况。市纪委、市检察院对涉改部门人员进行全覆盖谈心谈话,促进人员融合和工作磨合,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分层分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培养既懂纪又懂法,守纪律讲规矩的专业化干部队伍。

“即将面对新的岗位、新的环境,心理上做好准备没,还有什么困难?”2017年12月上旬,为全面了解转隶人员思想动态,锦江区纪委通过采取“两见面”和“一谈话”的方式,加强与锦江区检察院的沟通,教育引导转隶人员提高政治站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达到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推进落实的目的。“正在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希望到时能尽快适应新岗位新要求。”一名涉改干部表态说。

“转隶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新的环境有没有适应……这些都是我们谈心谈话的主要内容。”市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市检察院提出拟转隶人员的名单前,市纪委主要领导就带队前往市检察院,与市检察院领导和中层以上干部就改革事项面对面沟通对接,听取意见。市纪委相关部门对涉改部门的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干部人数、固定资产、案件线索等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全面核查涉改部门人员档案、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信访反映,听取党风廉政意见,深入细致开展转隶准备工作。

“此次改革,是加强党对反腐败的统一领导,是对反腐力量的整合。”该负责人表示,改革过程中,主要从交叉配置、混合编成和优势互补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目的是充分发挥转隶人员业务特长和优势,推动合编合心合力,真正做到“进一家门、说一家话、干一家事、成一家人”。

从“转”到“融”

实现1+1>2

进入实质运行阶段的市监委,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开展工作,加快合编合心合力,尽快实现从资源整合到人员融合、工作聚合的转化,从而形成更强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改革试点各项任务。

据了解,目前,成都市检察院的反贪、反渎、职务犯罪预防处、侦查指挥中心办公室等部门80名人员,已转隶至市监察委员会,与市纪委合署办公。市纪委监委机关共设立25个内设机构,其中,纪检监察室14个,监督执纪机构占比达80%,反腐败力量更加集中。同时,把检察机关转隶人员与纪委干部混编,加快内部融合,确保高质效履职尽责。

1月24日,市监委挂牌成立第二天。刚刚脱下“检察蓝”走上新岗位的转隶干部走进市纪委教育培训中心,接受为期两天半的专题培训,帮助转隶干部进一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章党规党纪知识等,尽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推动角色转变和工作融合。

“此次培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让我们受益匪浅。”市纪委、市监委组织部干部朱彬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将进一步补齐短板,增强党章党规意识,强化政治担当,切实做到学而思,思而行,争做新时代纪检监察事业的践行者、奋斗者、实干者。

深化学思践悟也是市纪委监委推动干部融合的重要抓手。“我们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多次组织学习会、讨论会,对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等进行系统学习,并选择已办结案卷,研习谈话函询件办理程序,尽快熟悉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尽快掌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尽快实现从‘拔烂树’向‘护森林’工作理念转变。”市纪委第五纪检监察室干部吴勇说。

监察体制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拆拼、人事划转,而是要真正实现纪检监察力量的有效整合。只有握指成拳、聚拢力量,才能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1+1>2”的效果。“虽然时间不长,但这个新集体给了我家一般的温暖。”市纪委第八纪检监察室干部侯坤语气真挚,“刚搬过来,对一切都很陌生,室主任和机关党委的同事主动关心询问,让我倍感亲切。”侯坤说。

按照市委确定的时间表,就在今天,我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步伐正在迈向新的台阶。——随着锦江区、青羊区、都江堰市、蒲江县等区(市)县监察委员会今天正式成立并揭牌,我市两级监察委员会全部完成组建和挂牌。至此,成都反腐铁拳必将攥得更紧,必将凝聚起更加强大的反腐新合力,为我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新天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纪律保障。(记者 常斐)

 

\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成都市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综述之一